close

最近有很多聳動的新聞標題

長島冰茶公司改叫區塊鏈 投資人沒喝就醉了

https://tw.finance.appledaily.com/realtime/20171225/1264635/


有這字股價飆17000% 連賣布拉甲的都改名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1225/1264641/

比特幣上周雖震盪走跌,但今年來漲幅仍有13倍,
美國許多中小型股搶搭題材順風車,幾乎每天都有公司釋出跨足相關領域利多,
有的甚至只是更改名稱,加入crypto(加密)、Blockchain(區塊鏈)、FinTech(金融科技)等熱門關鍵字,
就算業務尚未涉及該新興領域,投資人居然也買單,個股交易量瞬間暴增,股價瞬間倍數成長。
 
長島冰茶公司(Long Island Iced Tea Corp.)是最新案例,
該公司原本販售無酒精飲料一直賠錢,股價表現乏善可陳,
直到最近公司更名長區塊鏈公司(Long Blockchain Corp.),
上周四股價居然在一夕之間飆漲近3倍,交易量也暴增到1500萬股以上,而前3月其日均量才1.7萬股。
 
在它前1天,家具製造商Nova LifeStyle上周三宣布成立
新事業單位「我設計區塊鏈科技公司」(I Design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c.),當日股價同樣應聲飆4倍。
 
上周二,1家名叫加密的公司(Crypto Co.)因疑似操縱股價,遭美國證管會(SEC)勒令暫停交易。
該公司股價不到3個月漲了17000%(170倍),公司高階主管個個都變成紙上億萬富豪。
 
加密公司是美國上櫃公司,是由1家開發新式運動胸罩的公司Croe反向購併而成,
今年來營收才數十萬美元,虧損270萬美元,市值卻超過110億美元,主要因為它們聲稱投資數位資產,
並開發管理數位資產的原始碼,股價就一飛沖天。
 
另1家小型金融科技公司Longfin本月13日IPO,隔2天就宣布向新加坡未上市企業Meridian Enterprises收購區塊鏈解決方案公司Ziddu.com,
而Meridian Enterprises原本就是該公司旗下事業,持股比95%的最大股東恰巧是Longfin執行長Venkat Meenavalli。
 
不過,只要能搭上比特幣或區塊鏈題材,市場就買單,原本上市頭2天表現普普的Longfin,股價像吃了威而鋼,
從掛牌第3天起2日暴漲2550%,上周一盤中最高曾衝上142.82美元,是掛牌價5美元的28倍。
 
諸如此類的公司不勝枚舉,不論原本與科技業相關的,
或是無關的包括賣果汁、賣電子煙、賣烏龍茶、賣房地產,都設法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加密技術和區塊鏈扯上邊。
 
Robert W. Baird 董事總經理 Michael Antonelli 憂心地表示,這種現象過去只在網路泡沫最瘋狂的時期才會出現。
 
《美國5大崩盤史》(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Five Crashes)作者奈遜(Scott Nations)也指出,
這和1990年代末期(網路泡沫前夕)的情況如出一轍,當時就算1家與網路完全無關的公司,都對外宣稱要轉型成網路公司。
 
奈遜說:「這類公司1天之內漲個5倍或10倍,就只因為它們現在成了區塊鏈公司。對我來說,這證實了我們正處在泡沫之中。」

比特幣波動如雲霄飛車 投資人進退兩難

https://tw.news.yahoo.com/%E6%AF%94%E7%89%B9%E5%B9%A3%E6%B3%A2%E5%8B%95%E5%A6%82%E9%9B%B2%E9%9C%84%E9%A3%9B%E8%BB%8A-%E6%8A%95%E8%B3%87%E4%BA%BA%E9%80%B2%E9%80%80%E5%85%A9%E9%9B%A3-110800774.html

比特幣一年漲15倍,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首度開放比特幣期貨交易,
但價格波動如此劇烈,讓人懷疑現在是否為進場時機。
「經濟學人」雜誌指出,投資人買比特幣就像是買選擇權合約,預期未來會獲利;
投資人現在興高采烈地等著加入比特幣盛宴,但當價格走勢逆轉,投資人想出場的時候,才是考驗真正來臨。

12月初,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開放比特幣期貨交易,芝加哥商業交易所也在12月18日加入戰局。
一般來說,股票是從公司盈餘拿到合理報酬,債券則是讓投資人賺到利息收入或買賣差價。
但比特幣不具有現金流,報酬率端看價格走勢。當一項資產無法被客觀衡量,它的估價就莫衷一是。

比特幣支持者認為,比特幣就是數位黃金。
但比特幣和黃金最大的不同是,比特幣波動幅度劇烈。
與法定貨幣不同的是,比特幣有發行上限,最多不會超過2100萬枚,但限制供應是保有價值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至於比特幣會否取代現在流通的貨幣,答案是:沒那麼快。
此外,各國發行的貨幣會被拿來計算負債和資產,但光是想像,
今年初拿比特幣去抵押房貸或企業貸款,現在會有多慘,就知道比特幣取代法幣,還遙遙無期。

比較可能發生的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成為普遍採納的新技術。
比特幣可能變成交換區塊鏈應用服務的一種媒介。但比特幣的匿名性和不透明,夾雜大量非法交易,讓大銀行敬而遠之。

Altegris投資長奧斯伯恩(Matt Osborne)表示,機構投資人和專業交易員都可能對比特幣期貨試試水溫。
他認為,比特幣的波動已大到適合單獨投資,他認為散戶不必再藉比特幣期貨來增加槓桿,因此還是謹慎為妙。


我的感覺就是

歷史一再重演
但是投資人就是學不聰明

為什麼只要改名就可以大漲
因為有太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買的公司是幹嘛的?

真的好像99年的網路泡沫
大家拼命追逐有.com的公司

比特幣的狀況
也跟鬱金香的狂熱一個樣

倒底還要經過多少次的經驗
大家才會真的學乖

對我們來說
超額利潤都是靠這些狂熱而來

但雖然賺錢
心理卻總是有點哀傷

也再次驗證

歷史總是一再重演
不管經過甚麼包裝
時代又歷經怎麼變遷

人性的弱點真是不堪考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悠游股海的M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